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2章最后命令 (第3/5页)
的火种…” 潜逃?在场的人心中都升起这样一个念头,不错按照贝利亚的说,就是这个意思了,而这的确也是一个存活的机会,为何贝利亚不愿在人很多的情况下拿出这份情报?很明显就是因为要潜逃的话绝不能人太多,而就这几个最高统帅部成员知道,那么成的机会会大上许多,而莫斯科城市的人民和官员、红军将士也不会马上知道最高领导人们要逃而影响士气,能成迷惑敌军让敌方不会那么快知道他们这些高层逃跑了。 南北两端的漏洞虽然只有沿河一线,对一大群人来说,这个漏洞是很小,但如果仅仅是几个人十几个甚至带上家属、贴身亲信就算有百余个人,在这样的漏洞当中估计只要注意一点,至少八成的把握可以秘密潜逃出去。除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包围圈,现在整个苏联大地上难民无数,他们只要化化妆,莫说去英国和美国,就算直接跟随难民群潜入阿拉斯加或德国估计也不会太引人注意,只会把他们当成普通难民的一员。 至于什么以别的形式另立苏联先且不提,因为苏联这个国家都不存在了,这样做到底有用没用谁能说得清?英美会不会收留他们也难说,毕竟失去了国家和军队的苏G已经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了。 不过如果仅仅是求活命的话,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何况他们掌握了不少财富,到时他们可以隐性埋名躲到其他国家成为一个富家翁。 贝利亚什么让苏联以另一种形式生存下去估计只是一个借口,他想说的最主要目的其实就是逃跑。 如果是以前,也许谁也不敢这样说,只是现在的苏联谁都知道朝不保夕了,谁不想为个人打算一样,他这么说出来,等于就是为在场的这些人找到了一条活路。他相信这个时候朱加什维利是不会发疯的要处决他的。所谓的不许逃跑,不许撤退的一号命令,对于他们这些直接拟定制造这个命令的人来说就是一张毫无约束力的废纸。 一时间整个防空洞里再次异常的安静下来,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大家的眼神都有意无意的看着脸上神色变幻不定的朱加什维利。 当然他们自己的每一个人的脸色此时都很精彩,羞愧中又隐含希望。估计内心也都是做着斗争挣扎不休。 许久朱加什维利突然脸色平静下来,看仔细看了看铁木辛哥等每一个人的表情,心里暗叹,正准备说话,防空洞的大门被急促的敲响,而且显然外面的人很着急,一直在敲,越来越。 朱加什维利只能先把自己嘴里的话收起,贝利亚把地上的那个碎纸团默默的捡起塞进自己的口袋,站在最靠外边的梅列茨科夫才打开大门。 门刚打开一条缝,便被人从外面猛然推开,作战部长巴拉格米扬也来不及理会被门推至墙角的梅列茨科夫那难看的脸色,便冲到朱加什维利面前道:“下诺夫哥罗德沦陷,阿第三方面军已经全军向莫斯科推进。另外布良斯克传来急电,德军和中国方面军及中亚联军已经相继入城,目前战斗即将结束,而布琼尼元帅…已经自杀殉国” “布琼尼同志死了?”这个消息突然击打在他们的心坎上,虽然自阿苏战争开始后,布琼尼做为老帅也鲜有亮眼的成绩,反而连战连败,但做为与伏罗希洛夫一样目前仅存的两位开国元帅之一,这不妨碍布琼尼在红军、在苏联人民,在苏G当中的崇高威望,内战时就已经身居高位与布琼尼等人相知相熟已经久的朱加什维利一听之下,就猛然靠倒在墙壁边缘,脸色有些发白。 虽然布良斯克的命运并不可能得到什么改变,布琼尼在布良斯克坐镇,最终的结果肯定也不会太好,但真一听到布琼尼自杀殉国,仍然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何况所谓兔死狐悲,开国元勋布琼尼死了,接下来呢?还会有谁?很可能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何况现在朱加什维心中隐隐还有些后悔,布琼尼此前的连战连败其实并不能说明布琼尼不中用了,事实上布琼尼提出过几次警告和建议,包括阿苏战争爆发前布琼尼也提出过警告,科克切塔夫沦陷后,布琼尼提出过从乌拉尔主动撤退收缩战线的建议,在西部坐镇时,德军发动突袭,他也曾警告过若不主动从基辅撤军,将会被德军包围,只是每一次朱加什维利都没有接受而已。而事后却都证明了布琼尼应该是正确的,至少如果他全部采纳布琼尼的建议或警告,苏联不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 看看后来换上的那些人吧,看看其他的将领吧,其实哪一个不是连战连败?并没有人证明他们比布琼尼这样的老帅更厉害,更中用。包括眼前的铁木辛哥和梅列茨科夫等人也不行,在对b兰、芬兰这样的普通军队时,他们可以逞一逞威风,但当他们面对阿拉斯加人,面对德国人时,其实同样没有过亮眼的成绩,同样是连战连败。同样没能挽救红军,挽救苏联。 而布琼尼在基辅被包围后还出人意米的坚守了近一个月,最终基辅虽然不可避免的沦陷,但他却仍然率领多达十万大军从基辅突围撤到了布良斯克,又在布良斯克坚守了半个月之久。 而他面对的是多少大军?在基辅,他五十多万大军被上百万德军围攻,在布良斯克,他手上不过三十余万人,面对的是三四倍敌军的围攻。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不管在哪一个战场,布琼尼事实上都已经做到最好,最终失败只是因为实力不济,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这些最高统帅部的成员指挥不当,没有采纳更多正确的意见。 布琼尼死了,伏罗希洛夫也被围困在列宁格勒,他们呢也同样被围困在莫斯科,他们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布琼尼。 这一刻,朱加什维利心中所有的意志和信念顷刻间崩塌,直到这一刻,他似乎才真正愿意选择相信苏联已经真的彻底无可救yào了。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已经走到了尽头 “布琼尼元帅临死前给总书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