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章杀 (第3/5页)
,最后摇头叹道:“任务艰巨啊” 任务自然相当艰巨,保守估计,东方面军可能动用反击的兵力最少可能达到三十万人,他们压力不大是不可能的。 “我们有两个优势,一是我们是装甲集群,大量坦克和步兵战车的存在将抵消我们在兵力上的部分劣势。第二,这一仗,我们没有出现什么意外,顺利拿下了莫洛杰日内和阿克套两个处于哈萨克纵贯铁路线上的卡拉干达卫星城,为我们赢得了部分战略纵深,这将增加了我们的防线厚度。” 习正保说到这里,突然站起身来,对着维洛克道:“命令杨津河立即率领装甲五师会合第二十九机步师,以最快速度拿下西面的几个卫星城,肃清苏军残敌,然后迅速北上莫洛杰日内,卡拉干达一线的防务由六十九摩步师、骑兵五团和第八集团军汽车机械化旅负责。并要求他们从现在开始建立防线。” “给方面军司令部发报,将我们的处境告知蔡帅,我们可以不需要后方给我们增加作战部队,但我希望可以立即调派至少一万工程兵给我,以支援我们尽快构筑起莫洛杰日内、阿克套和卡拉干达三条防御线。” 维洛克一听习正保的安排,只略一沉思,就明白了习正保的打算,三道防线,就等于为阿军赢得了巨大的战略纵深防御条件,若第一道莫洛杰日内实在守不住,他们可以退往阿克套,若最终阿克套也守不住,还可以退往卡拉干达,这一步步的迟滞下来,也许完全能够坚守一个月,只要卡拉干达还在,东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联系就始终中断,他们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等苏军东南方面军主力崩溃后,阿克套和莫洛杰日内甚至阿克莫拉都可以在第三方面军主力到达后再拿回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三道防线因为时间关系,将会一道比一道强,特别是有工程兵部队加入后,只怕最后一道卡拉干达防线能堪比要塞了,苏军想要轻易拿下来,一个月时间绝没有可能,除非他们不是出动三十余万兵力,而是五十万一百万,但那可能吗,除非东方面军放弃正面对第二方面军的防御。他们敢从前线ch抽调这么多兵力的话,吉姆。梅森元帅的第二方面军还会客气吗? “好,我马上去安排”维洛克想明白了,脸上也略微放松了一些,点头道。 卡拉干达奔袭战放在阿中苏三方加起来达数百万大军的东线战场来说,这不算是一场规模太大的战役,但他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卡拉干达的陷落,直接导致了原来列成一线的苏军被拦腰斩断,东方面军与东南方面军的联系就此中断,最糟糕的本就已经隐入第三方面军半包围壮态的东南方面军主力失去了卡拉干达这个物资中转补给基地和援兵南下通道后,他们最后的希望也就此断送了。 可以说,这虽然只能算是一场中型规模的战役,但在战略上却给了苏军沉重一击,卡拉干达陷落,事实上就宣告了库利克东南方面军的末日来临,而东南方面军即将覆灭也给整个战争带来了一个更大的影响。 如果说苏军东线,可以从北乌拉尔一直沿阿、中边境拉到中亚的话,那事实上东线是分成三个部分的,即东方面军在北为主力,东南方面军在中间为连接点,而中亚方面军在南镇守苏联中亚大陆。 现在东南方面军被包围并即将覆灭,就等于中亚方面军与北面东方面军主力的联系也就此中断,成了一支孤军,本来就算成为孤军也没有什么,毕竟阿拉斯加人没有力量再南下攻打中亚。但加上中**队就完全不同了。 就在习正保率军攻占卡拉干达后的次日,冯欲祥率领中国北路军向阿拉木图的五万守军发起了最后总攻,将这支东南方面军唯一还存在于恰尔斯克包围圈之外的军队彻底歼灭。 阿拉木图战役,中国方面动用了冯欲祥阿中联军全部主力达二十余万,而阿拉木图的苏军为东南方面军一个残缺的集团军,不到三个师的兵力,总数五万余人,且在此前的包围中,就已经遭受巨大打击,士气低落,所以这次战役也只经过一天时间便完成了。 五万苏军被歼灭三万余人,一万余人被俘,只有不过数千人突围向南逃往了中亚方面军主力所在的费尔干纳盆地区。 事实上在冯欲祥进行阿拉木图战役时,并非中亚方面军不愿意北上救援,而是他们做不到,中亚方面军虽有五十余万人,但他们还要镇守苏联在伊朗与阿富汗带的边境,留在距离阿拉木图最近的费尔干纳盆地的主力也只有三十多万,而这三十多万人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1940年2月10日,即阿拉木图战役开始的同时,早已经陈兵中国新疆喀什地区的四十多万中国南路军队在李济深的率领下越过阿苏边境,如同洪水一般扑向了费尔干纳盆地,12日即攻占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市,13日,攻克吉尔吉斯北部的纳伦市,15日,四十余万大军直扑乌兹别克斯坦东部重镇,也是费尔干纳盆地核心地区之一的安集延市,16日,攻克安集延西北面的哈库拉巴德镇,截断了塔什干中亚方面军主力与安集延的联系,对安集延实现了包围。 整个中亚为之震动,与此同时,中亚许多宗教分子,民族主义者也开始趁机煽动闹动,进一步加剧了中亚地方的混乱形势,苏联在中亚的统治都开始动摇。 “土耳其和保加利亚还没有宣战?”自由宫内,叶枫对着匆匆应召而来的外交部长杨国平问道。 显然叶枫对于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犹豫有些不太满意了。如果说在此之前、保土两国犹豫还可以理解为对阿苏战争的走势不太放心,有些担心阿拉斯加在与苏联的战争中会陷入被动或僵持,保土加入进去,同样会形成僵持徒耗国力而不会有所得,导致他们瞻前顾后一直不敢明着向苏联宣战的话,那从现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