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_第842章分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2章分寸 (第3/3页)

这还是西域没有打起来…”

    朱棣在枕边一叠奏章中翻了翻,找出一份,对夏浔道!“喏,军饷支用、甲胄器械制造,这些且不说,光是输运粮草一项,你来看:山西、山东、河南三布政司,直隶、应天、镇江、庐州、淮安、顺天、保定、顺德、广平、真定、大名、永平、河间十三府,滁、和、徐三州有司,负责造车并征丁壮挽运。

    期间共用驴三十四万头,车十一万七千五百七十三辆,挽车民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四十六人,运粮达三十七万石。当时主要是在冬季,由于道路险远,地冻天寒,不少民夫在运粮中冻伤手足或疾病而死,…”

    朱棣合上奏折,叹息道:“可也亏得是冬天,否则,征调这么多青壮农夫,国计民生更要大受影响了。可笑一些官绅无视民间疾苦,一味吹捧战功,讨朕的喜欢,民间却流传着唐人的一首诗句:“信是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朱棣索然一笑,摇头道:“纵是嫁作比邻,那比邻埋骨沙场,守寡之妇,还不是一样的凄苦不堪?”

    夏浔本道朱棣好大喜功,听他竟说出这番话来,显见方才一番话并非随意而出,确是有所感悟,不禁为之动容,忙站起身来,欣然说道:“皇上能这样想,实为天下之福!”这一次,他毫无恭维之意,实是发自内心。

    朱棣道:“所以,你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退却我大明一方强敌,还成功挑起他们内战,功莫大焉!只是…”

    朱棣微微锁起眉头,沉声道:“朕虽非好战之君,然强藩外虏,却不能坐视其大,否则必成国之大患,为千秋计,当战时,还是要战的!

    眼下,瓦刺、鞋靶暂时得以平衡,如果这种相互制约的局面能够维持下去,朕自然要息兵歇弋,休养民生,如果虎狼壮大、再度环伺,觑觎我中原,还是要抢先下手,防患于未然!”

    夏浔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有时候发动战争并非穷兵欺武,而是为了长远的和平和安定,只是这个分寸实难把握,稍一不慎,就越了界限。

    由此,他又想起了那枚印铃,在他想来,那枚印铃一旦落入蒙古人之手,将是后患无穷,他也不是能掐会算的活神仙,此刻自然不会想到祸兮福所倚,那枚印铃后来竟起了莫大作用,成了阻止永乐大帝一而再、再而三,征完瓦刺征鞋靶,陷入按下葫芦起来飘,终成穷兵黩武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他就该讲起从哈密受哈密王派兵护送一路返回西凉的经过了,本来这一段在旁人想来就是赶路而已,似乎乏善可陈了,他若几句话简单略过即可,但是夏浔这一路上却是发生了许多事情,尤其是那枚印铃的下落,可是这番话要怎么说,却颇费思量。

    虽然说那西宁侯宋晟功勋卓著,如今又是永乐皇帝的亲家,但是夏浔却清楚,朱棣这个人绝不是因私废公,亦或以功偿过的主儿。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公就是公,私就是私,这是帝王最应该明确的地方,鼻非如此,丘福已然战死沙场,朱棣也不会死后削爵,将他全家发配海南岛了。

    夏浔正犹豫着要如何开口,不致叫朱棣迁怒于那位西宁侯爷,朱棣的目光却突然凌厉起来,沉声问道:“文轩,你还没说,那泄我军机,致你流落异域,还害死三千将士的jianian细,到底是谁?”

    夏浔的思绪攸地收了回来,对朱棣道:“臣与哈里苏丹达成协议之时,他曾对臣说出此人名姓“…“嗯?”

    “锦衣千户,于坚!”

    “就是你方才所说的,在西域遇到的那个…”

    “不错!”

    朱棣疑惑地道:“于坚,身为锦衣千户,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夏浔道:“动机,臣并不了然。

    臣回程之中,曾立即下令,控制拓拔明德,锁拿于坚橡查,不过,…”

    夏浔趁机说起了归程中在肃州发生的事情,朱棣万没想到夏浔回程中还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听到脱脱不花死亡、阿噶多尔济残疾、印铃下落不明的经过后,不禁眉头大皱。

    夏浔道:“臣在荥阳,巧遇扮作乞丐逃跑的于坚,于坚对其所为供认不讳,亦知罪责难逃,已然自尽身亡,此事荥阳府有所记载。”

    朱棣定定地看了夏浔半晌,眼神隐隐闪烁,不知想些什么,许久,他才缓缓点头道:“此事,朕回京后,会予以处治。至于那枚印铃,你也不必过于紧张!”

    朱棣冷冷一笑,道:“本雅失里还不是被朕逼死了?如果这枚印铃真的落到瓦刺人手中,叫他们搅出什么风雨,朕不惮再对瓦刺一战!”

    夏浔忙道:“臣已查明,那枚印铃乃是落入一个江湖骗子手中。

    想来,此人只将这印视作一方美玉,未必会出现陛下担心的情况。”

    朱棣轻轻地道:“最好如此!”

    夏浔回程中已经打听到,朱棣北征期间,太子监国,镇守南京,纪纲就是朱棣留守南京的心腹耳目,纪纲善于投机钻营,比起以前更受皇帝信任,于坚泄密于敌的事情,就算只搁在于坚一人身上,都有些叫人难以理解,如果硬说此事出于纪纲授意,无人证、无物证的情况下,实难说服皇帝。

    如此一来,反将自己与纪纲的私人矛盾完全暴露于皇帝知道,而皇帝一旦知道两人已水火不容到这般地步,他回头再想收拾纪纲就困难了,皇帝只要一想到两人早就不和,对他所作所为的目的就要产生怀疑、对他提供的证据的信任也要大打折扣。对付官场上的强劲对手,如果到了要把矛盾摆到台面上来,在最高统治者面前摊牌的地步,那么…,要么不打、打就打死!

    这场战役,要等他回京之后,再行部署!

    n一章六千奉上,诸位书友,本月的月票和推荐票双双疲软啊,本月几部新书进入老书榜,其他作者也是个个发力,月票和推荐票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其他作者力争上游的情况下,咱们的月票和推荐票双双下滑到九名、八名,岌岌可危,就要跌出排行榜首页了。

    难道锦衣已经到了该结束的地步了么?我不认为,后面还有许多故事要写,就算是夏浔完成“完美刺杀”这一环节,回转中原路途中发生的这种种,也是为将来再布一个大场面必要的铺垫。关关需要您的支持,如果您的手中还有月票、推荐票,请投下来,请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