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三百三十四突击突击 (第3/3页)
东线的苏军坦克部队多数装备的是固定战斗室的自行火炮(突击炮),而西线苏德战场的苏军则以炮塔式坦克为主。与T85有了很多明显的改进,装有一个车长指挥塔(和真实历史有异),车长视野大副改善。固定战斗室工艺简单,可迅速大量装备坦克部队,由于这个重要因素,在T34/76无法相提并论的战术优势,它不仅可在防御中成为核心,也可掩护步兵突击。改进后的-85总重为29吨,成员4人(车长、驾驶、炮手和装填手),装甲厚度车体正面45毫米40度倾斜角,火炮防盾75毫米,武器为一门85毫米51。6倍径炮(在500米距离内可击穿110毫米垂直装甲,1000米距离内可击穿100毫米垂直装甲),1挺7。62毫米DT坦克机枪(位于车顶,学德国3号突击炮的,真实历史中没有)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行程400公里(包括车外油箱),最大公路时速55公里。 此外,为了对付拥有威力强大的88毫米坦克炮的华军“天狼”坦克的威胁,苏联人在原来的KV坦克底盘上安装了一个固定战斗室,配备了1门1931/37式(A122自行火炮能够在远程上击穿华军“天狼”坦克的炮塔正面,苏军终于摆脱了“中国坦克恐惧症”敢于同华军坦克部队正面交手了。 由于距离的迅速变近,伏击的苏军自行火炮炮击的准确度明显上来了,伴随着一声巨响,张仲甫看到一辆自家坦克起火爆炸了,可能是引起了车内弹药殉爆,这辆坦克的炮塔都被掀翻开来。 “开火!给这些红毛些厉害尝尝!”张仲甫恶狠狠地下令道。 很快,华军坦克纷纷停车开火,树林里一时间火光冲天,华军坦克炮的射击准确度要比苏军高得多,而且数量也多的多,张仲甫在自己的指挥车里看到,那辆-122的装甲防护却根本无法和华军坦克相比,只要被华军坦克击中,基本都是个“一炮死” 阻击华军的苏联坦克瞬间被打得七零八落,华军坦克在短停开火数轮之后,仍然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向前猛冲,数名全身是火的苏军坦克手从着火的一辆辆-122里爬出来,还没有站稳,便被呼啸着冲上来的华军坦克上演了70码事件,碾成了rou饼。 突然,一辆安装了1门长身管107毫米炮的KV-2重型坦克笨拙地旋转着方形炮塔,瞄准了张仲甫的座车,却突然“轰”的一声爆炸了,巨大的方型炮塔被一下子掀飞,摔出了老远。 “是头‘笨犀牛’,长官。”内部通讯频道里一位坦克手笑着回答道。 张仲甫从车长指挥塔的潜望镜向后望去,看见了一辆“天狼”坦克的炮口正冒着烟,不由得轻笑了一声。 张仲甫将目光重新集中在了眼前的战况上来,此时苏军感觉到了华军坦克远距离凶狠准确的炮火压力,纷纷开始发动反冲击,同华军坦克展开了近距离拼刺刀式的战斗。两股钢铁洪流迅速绞杀在了一起,汇成了铁与火的奏鸣曲。 “11点钟方向!敌人坦克!开火!” “打中了!” “那边又过来一辆!7点钟方向!” “开火!打偏了!快!再来一发!” “小心!4点钟方向!发现敌人反坦克炮!打掉他!” “该死!我们被打中了!” 不远处的一辆KV-85在坦克手们的大呼小叫当中,一下子裹进了火焰和浓烟当中。 “小心!敌人的反坦克步兵!他娘的!”一位炮手咬牙切齿的大叫了起来,cao纵坦克并列机枪不断的扫射,张仲甫看到数名拿着粗长的美援“巴祖卡”式火箭筒的苏军步兵一个接一个的被打翻在了地上,然后一辆华军坦克毫不客气的碾了上去。 “他们在这里摆了不少的坦克,看样子这头一天斩获不小啊!”张仲甫自言自语的说着“只是怕要耽搁时间了。” 情况似乎变得比他想的有利的多,过不多久,枪炮声便渐渐的沉寂下来。 华军坦克仍然在快速前进,看着周围一辆辆被击毁的苏军坦克,以及反坦克炮,张仲甫少校长吁了一口气。 此时,在西伯利亚前线司令部中,蔡锷上将看了看表,目光又落在了地图上。 几位女军官用长木杆推动着地图上的小坦克,将它们推到地图上的一个个位置停下。从地图上看,这些小坦克分成了三个大的集群,而在这些大的集群当中,又分为数个小群,这些坦克群现在都已经分散开来,象一把把尖刀,将苏军的阵线切割开来。 ~~~~~~~~~ 继续求月票…V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