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三百四十一围三阙一 (第3/3页)
追击掩杀。 苏军各部失去了死地求生的勇气,竞相的向南奔逃,担任后卫的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在逃跑无望的情况下,在弗拉索夫中将的带领下向华军投降。 苏军的撤演变成了一场兵荒马乱的大溃败。 大量的苏军在行进中被华军骑兵集团军和空军歼灭,更多的苏军部队在听说第2突击集团军全体向华军放下武器投降后,也都纷纷向华军投降。 7月3o日,伊施姆河战役宣告结束,在围绕着欧亚两大洲边境线地区进行的这场长达52天的血腥战斗中,苏军近25万人被打死,13万人受伤(不包括被俘的),约15万人逃入咸海及乌拉尔河地区。 27万余人被俘,被华军击毁俘虏各类坦克14oo余辆,火炮一万多门。 而华军总计阵亡52573人,另有74695人受伤。 损失坦克527辆,各类装甲车辆626辆,火炮1ooo余门。 伊施姆河战役是华军向苏联动的“第一次突击”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在“第一次突击”中,华军共计歼灭苏军近7o万人,苏军苦心经营的东线纵深防御体系全部瓦解,华军通往苏联欧洲腹地的大门自此彻底洞开。 “中国人这一次干得不错,斯大林这个卑鄙无耻的家伙这回该哭鼻子了,哈哈!”在“狼xue”的希特勒拍着桌子上的地图,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华军“第一次突击”结束之后不久,东方战线上的德**事观察员和战地记者就在第一时间将消息报回了柏林。 “他们要是去年就展开这样的进攻,我们也不会在莫斯科吃那么大的亏了。” 总理戈培尔在一旁说道“好在现在还不算晚。” “你不了解中国人的行事方法,亲爱的总理阁下。” 空军元帅戈林笑着说道“中国人是一个生性谨慎的民族,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干的。 他们在历史上一向也是这样。 虽然他们去年就在西伯利亚集结了远远过布尔什维克党人们的兵力,但西伯利亚战场过于辽阔,他们还是宁愿在兵力达到5oo万人以上时,才对苏联动进攻。” 戈培尔有些惊异的看着戈林,似乎对空军元帅对中国的了解如此之深感到吃惊。 “是的。” 希特勒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戈林的话“我记得中国在汉帝国时期,曾经时刻面临着匈奴人的威胁,有一位皇帝还在同匈奴人的作战中受伤而死去。 为了报仇,忍辱负重的中国人向匈奴人奉送了大量的财富和几位公主,以争取扩充军力的时间,最终他们集结起上百万的骑兵,把匈奴人赶出了亚洲。 今天生的事,可以看作是历史的重现。”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中国人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取得了这样的胜利。” 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似乎在提醒着希特勒什么“而帝**队却是在不利的条件下取得了那么多胜利的。” “是啊!他们的胜利虽然辉煌,但比不上英勇的德意志帝**队。” 希特勒抚摸着胸前的勋章,志得意满的说道“象我们在基辅合围战中,一次就俘虏了665ooo名敌人。 另外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口袋战中,又俘虏了将近7o万人。 这样的胜利,只是我们所取得的众多胜利当中的两个而已。” “德国陆军的勇敢已经铸就了历史。” 哈尔德上将说道“虽然中国盟友为我们减轻了许多压力,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的后备力量不足,应该趁此机会挽回莫斯科城下的后退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尽管德军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功使希特勒得意忘形,多次在公开场合扬言苏联将会很快投降。 但是随着战争的不断进展,德军的战场伤亡越来越大,人员的补充越来越短缺。 到1944年年6月下旬,经过连续战斗的德国陆军共损失44万人,大约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得到了补充。 在德军不断的减员同时,遭受了惨重伤亡的苏军规模却还在继续扩大,尽管在战争初期西线苏军就伤亡了近2oo万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成为了战俘,但是斯大林又迅动员征集到了53o万的后备人员。 战争开始时德军最高统帅部估计苏军有将近2oo个师,现在这估计已经被修改为36o个师,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变化,当消灭了一打的苏联师之后,苏联人又不知从哪里变出12个师出来。 德军的“闪电战”被证明在东线不再有作用,战争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到消耗阶段,而这对军力缺乏的德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只要输入就能看布的章节内容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