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五十七从阿富汗出击 (第2/3页)
大又长如同棒槌一样的巨形炸弹,这样的炸弹他同很多人一样也是头一次见到。可能是看到了同样的东西,他听到身边有人说道:“‘滚地球’来了,要地震了。” 冯少华听了“地震”这个词不由得微微一愣,他刚想张口询问,只听得一连串剧烈的炸响和腾空而起的巨大蘑菇状烟云,他感觉到了脚下仿佛地震一样的开始了晃动。 “到底是5吨重的大炸弹,不把英国佬炸飞才怪。”有人说道。 “这样的炸弹,英国人躲进地下室都没有用。” “听说英国人也在搞大威力的大型炸弹,不过,在他们弄出来以前,还是先尝尝咱们的‘滚地球’的滋味吧。” 为了对付敌人用混凝土建造的坚固工事和桥梁水坝等大型目标,中国的军工人员研制出了威力空前强大的“滚地球”炸弹,这种炸弹的重量高达5吨,破坏力极为惊人,在苏联战场上曾经多次使用,而这一次,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为了给从阿富汗向印度西北大西洋地区实施突击作战的步兵部队减轻压力,同时减少自身的出击次数,在对英军阵地实施火力准备的时候,便使用了这种可怕的大型炸弹。 轰炸很快便结束了,看着腾起的一道道巨大的烟柱,冯少华感觉到自己对战争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在短短的不到半个小时的轰炸结束之后,华军步兵便开始向英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踏着脚下还冒着烟有些发烫的泥土,绕过那一个个圆形的巨型弹坑,华军步兵们冲进了英军的防御阵地,此时英军的阵地已经是一片狼籍,到处都是被炸毁和点燃的物资和武器装备、散乱一地的杂物与残缺不全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尸体。还有一些尸体看起来没有什么伤痕,但死者的脸上全是惊惧莫名的痛苦表情,以及流血的耳孔,证明他们当中好多人是被震死的。 一个多小时后,穿过白沙瓦城中心的公路上,随着金属履带的隆隆作响,一辆又一辆坦克、骑兵战车、运兵车、卡车和摩托车,汇成一条钢铁急流,朝着东南方向咆哮奔腾而去。 冯少华的步兵第11旅虽然排在行军序列的最后,却也在午后一点钟之前开过了白沙瓦的市中心。 公路上印着一道道清晰的履带痕迹,坦克和各式各样的军车在快速前进,一些步兵战士或都搭坐在战车上,或者在公路的两侧徒步行军。 大批抱着头的英军俘虏在公路边的空地上这里一队那里一群地蹲着,他们面色阴郁,目光惊恐地看着挂着红字袖标的担架队在他们中间往来穿梭,抬走哀号惨叫、大声呻吟或者昏厥不醒的伤员,以及行进中的华军队伍。 白沙瓦市的****上,有几具已经被履带和车轮碾压成了rou泥状的尸体,血rou模糊地摊开在地面上,仿佛准备下锅的rou饼,华军的坦克从上面快速的在碾压了过去,溅起了暗红色的泥点,坦克两侧的华军步兵纷纷闪开,避免溅到自己身上。在烈日的照耀下,尸体很快便发出腐臭的味道,尽管如此,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冯少华的那辆拆掉了武器的半履带指挥战车也毫不犹豫的从尸体上面一碾而过。 这就是战争,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浪漫,只有血与火,燃烧的残骸,巨大的弹坑,暴露在尸体外面的内脏,尚未凝因的血rou,和嗡嗡作响到处飞绕的苍蝇… 此时冯少华的心里,不知怎么竟然冒出了这样诗句一样的东西。 很快,部队便开出了白沙瓦的市区的时候,一位军官将接到的命令电文交给了冯少华。 “有什么好事找上咱们了?”冯少华接过电文后随口问道“是能坐火车了吗?” 白沙瓦通往阿富汗的道路只有一些土路,而通往印度内陆的方向则有铁路,是以冯少华会有此一问。 “再往前就是印度河了,上面有一座铁路桥,您知道的。”军官答道“那座桥已经让伞兵部队的弟兄给拿下了,但他们的兵力不足,从阿姆利则和莱亚普尔出发的英军正向大桥方向开来,目的可能是要夺桥,那里的守军兵力不足,上头命令咱们火速前去接防守桥。” “是标号101的那座吧?”冯少华飞快的看完了电文,打开了作战地图。 “是,英国佬把铁路都毁了,已经开过去的部队只能沿着铁路前进,铁路的两边都是山,他们只能沿铁路开过去以后才能再往南边拐,去打拉合尔或者莱亚普尔。”军官回答道。 “咱们也得走这条路,这是没办法的事。”一位作战参谋看着地图说道“那座101号桥非常重要,守军兵力不多,一旦打起来,受到的压力也最大,如果那座桥不能保住,大军将不得绕道而行,肯定会贻误战机,是以上头要咱们去守。” “英国佬的反应还算迅速。”冯少华仔细的看着地图“咱们刚踏进印度一只半脚,他们就堵到了门口,看样子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