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末建后宫_第33章夫人小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夫人小妹 (第1/2页)

    “好,我只是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说不上什么治国之道。”“但说无妨!”“小侄也不知你过去是做什么的,对于治军有何看法?”“治军?略懂一些,你说说看。”

    “这大清朝一天天被洋人所困,国力渐弱,弱就弱在军队太差,没有一支像样儿的‮队部‬,什么八旗兵,早就成了饭桶!”

    醇亲王听这年轻人讲话如此狂妄,心中老大不快,八旗军可是我大清的看家军队,从首创立国至今不知立过多少汗马功劳,人人出生人死,冲锋陷阵,多次平定边疆,远征沙俄大获全胜,至于最近与洋人交战的失败,这却让醇亲王不能不承认袁世凯所言有理,说道。

    “八旗兵弱在什么地方?”“八旗兵的装备太古老,太陈旧,管理太死,指挥cao练方略也太落后,不适应新军编制和战争要求。”

    醇亲王不大服气,接着反问道:“那么新建的湘军和淮军怎样?”袁世凯笑笑,举杯与醇亲王共于一杯,这才说道:“湘军作为新式军队与旧军相比进步了一些,但湘军只能算是新旧之间的过渡军队,装备上管理上都是如此,这一点上,淮军就做得较好,改变的步子迈得较大,装备上较先进,管理上也多采用现代军队管理方略,值得提倡,我钦佩李中堂李大人的治国治军谋略。

    可是,我们的战术观念,和西方‮家国‬差距仍然很大。”“这事不用急,等等再说吧!按你说淮军就是最好的,值得推广了?”

    “可以这么说,据听说在当年剿灭太平教匪时,淮军就显出较強的战斗力,但说淮军没有缺点也是不对的。”“那你说淮军也要再改⾰改⾰啦?”

    “不错,淮军的装备较先进,但在总体管理上尚欠缺,它属于‮人私‬招募的军队,地方势力严重,有排外情绪,调遣困难,不利于统一指挥。”

    这一番话不能不让醇亲王从几分醉意中对眼前这位年轻后生佩服,自己这么多年领兵打仗,对于军队的了解也似乎不比这轻人多。

    心中想着,对袁世凯也多了几分喜爱,想不到随便碰得一人,谈论起来都有如此治国治军的远见,可见,这科举‮试考‬之外又有多少人才被埋没,想至此,又想考考这人,便问道:“按你说应该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我虽不是读书做官走科举之路的料,但私下还真读了不少关于军事方面的书,对于治军略知一二。

    我认为一个‮家国‬的強弱主要在于有没有一支強大的军队,而军队的強弱主要在于编制管理和军需装备上。”醇亲王听了点点头,品一口酒听袁世凯谈下去。

    ***“从这两个方面看,淮军较有发展前途,李鸿章李大帅也很有眼光,他从国外购买了全新的武器装备,军队cao练上也多完全采用西方的治军方式,但管理上有点陈旧,带有明显的家长个人作风,把兵丁将勇看作自家的财产,外人不得揷手,就是揷手也指挥不动,不利于朝廷的统一调用。

    相反,这样的军队发展多了,人人各占一方,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势力。当年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就是这样的形势造成,最终架空了朝廷。大清初建国的时候,三藩也是个例子。”

    “你的意思是取消地方军队或把他们收回朝廷所有,由朝廷统一指挥?”“这只是小侄的一人之见,不登大雅之堂,如果传出去,吴大帅不但不会收留小侄,也许小侄的命也将保不住。

    老先生,这实在是小侄的信口开河,不必往心里去。”袁世凯自知言多必失,又不知这位刚刚结识的老先生到底是个什么角⾊,本打算通过自己的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