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3章苏军困境 (第3/5页)
,没有必须再牺牲更多士兵的生命了。至于最大的责任由我一个人承担就可以了。中央不会再追究其他的人责任,至少不会处决你们的家人。” 194o年4月11日凌晨两点多钟,被包围的阿克莫拉苏军中饥饿的士兵们开始有部分主动向阿军秘密投降,至四点左右,部分士兵生哗变,形势恶化至无可收拾的地步。这支大军的最高指挥官德尼索夫下达了投降的命令。 凌晨六点钟左右,第三方面军总指挥习正保上将同意接受苏军投降后,三十二万已经饥饿不堪的士兵开始解除武装,正式向阿军投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德尼索夫给莫斯科了最后一封带有请罪意味的电报后,吞枪自杀,算是承担了下令投降的责任。当然,莫斯科最后会否接受,还是否会处决其他将领的家人就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了。但他相信,既然有人承担了责任,中央就不应该会再过分的迫害自己人,否则一次两次下来,只会越来越失去民心,失去军心,毕竟一味强求的忠诚有时候只会换来相反的结果。 何况将投降或被俘士兵的所有家人送入集中营流放关押就已经是一个很重的惩罚了。 至此阿克莫拉苏军投降,正式消失在苏军序列之中,算上从阿克莫拉撤退时始的数量,这支一共六十万的大军仅仅十余天,便全军覆灭,这是阿苏开战以来,继东南方面军覆灭后,苏联方面遭遇的又一次重大的失利。其总体损失的数量甚至已经不低于东南方面军覆灭的数量了。 而这支军队的覆灭,其影响力几乎也同样可与东南方面军覆灭相提并论,先阿克莫拉交通枢纽落到阿拉斯加人手里,同时也算是间接的影响了科克切塔夫的战斗,使得科克切塔夫意外的落到了阿拉斯加手里,苏联最强大的东方面军南大门彻底向阿军洞开,从此再无屏障,整个苏联乌拉尔军队的形势急剧恶化。 另外这六十多万大军,加上科克切塔夫损失的军队,使得整个东方面军丧失了将近3o%的有生力量,其中更有二十多万是苏联的主力大军,而不是新兵,可以说这支大军的覆灭,让整个苏联东方面军的实力大大下降,苏联东方面军的机动力量dang然无存。 此消彼涨,阿克莫拉大军的覆灭,科克切塔夫的陷落,让阿拉斯加乌拉尔战区的兵力优势一下子突显出来。数十万大军腾出来可以机动到东、西、北任何一个方向。让苏联军队的压力却是越巨大。 就在阿克莫拉大军投降的次日,习正保留下第八、第十八、第十九集团军镇守科克切塔夫,并负责处理俘虏事宜,而习正保则亲率第二十六、二十七及数个兵种师共三十余万大军沿科克切塔夫西向铁路向库斯塔奈和鲁内推进,那里布拉德。范迪已经攻克鲁内,并正与库斯塔奈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苏军jī战,只是兵力并不占优势,但习正保大军的到来,无疑将彻底改变这一战场的局势。 第十四集团军和骑兵二师、装甲七师近二十万大军离开科克切塔夫一线,沿东向铁路向苏东方面军额尔齐斯河防线南翼推进,与此同时,在韦肖拉布罗夏,吉姆。梅森已经亲率包括第五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在内的第二方面军共三十万绝对主力集结在这里,只等对岸的苏军防线后背遭到祖文辉大军攻击,便可以实现夹击渡河会师。 第五集团军是目前阿拉斯加所以集团军中唯一一个全重装集团军,甚至可称为一个坦克集团军,光是坦克、战车就过三千辆,光这一个集团军就比第三方面军所以装甲师加起来的坦克战车数量相比,何况第二方面军本身还配有两个装甲师,而第十一集团军也是一个主力集团军,原西伯利亚方面军中的头号集团军,装备实力,兵员素质还要过原同属西伯利亚方面军中的第十二集团军和第十三集团军。 所以论实力光是这第五、第十一两个集团军就绝对顶得上阿拉斯加四五个特设集团军的实力了。 这支大军过河,毫无疑问会让苏联东方面军的压力越增大。 但他们已经无法阻止,因为布琼尼的手上已经缺乏足够的机动力量来增强额尔齐斯防线的南翼防守实力,毕竟除了南翼,整个乌拉尔地区,苏军就没有一个地方不面临危险的。 北面下塔吉尔一带,朗。帕多正率领着第一方面军主力向下塔吉尔城推进,而从日本新增援到第一方面军的第一集团军已经在西太平洋联指司令冯可齐率领下抵达托博尔斯克,正向伊希姆逼近。 第一集团军虽然不是全重装集团军,但有一点在阿拉斯加是公认的,甚至在其他国家也是公认的,光看他的番号就知道,第一集团军嘛,实力能差到哪里去?全军除了第五重装集团军外,第一集团军是少数几个已经完成全摩托化建设并装备两个机步师的主力集团军。 与第十一集团军的实力绝对可以相提并论,论装备比第十二、第十三、第八集团军还要强一些。也许他们唯一欠缺的就是因长期驻扎日本,比其他部队的作战经验要少上一点。 这样一个集团军加上更早压到这里的第二十八集团军虽不足以攻克有三十余万苏军主力镇守的伊希姆防线,但却足以牵制住他们,使得布琼尼无法从这里抽调任何大军援助其他战线。 而在南面,哈萨克西北的鲁内市被布拉德。范迪的二十五万大军攻克,紧邻的库斯塔奈正遭到攻击,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虽有二十多万大军,却不敢随意出城救援了。而现在习正保带着三十多万大军与范迪大军会合,会合之后,在那一带,布琼尼也要抓破头皮考虑如何守住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车里雅宾斯克了。 在彼得罗巴甫洛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